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仙鹤草的传说

仙鹤草的传说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467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唐代诗人崔灏的《黄鹤楼》诗。诗人在诗中写出了仙、写出了鹤、写出了草。这是首诗概括了当地流传的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长江中有片小洲叫鹦鹉洲,洲的不远处有一座楼,楼内住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懂医道,一边义务行医,一边养性修行,深受四乡敬重。有年晚秋的一天,不知从何方飞来一只黄鹤,扑棱棱落在了楼前,并发出凄惨的哀鸣。众乡亲围上前去,见黄鹤满是血,就纷纷议论,有说黄鹤想飞回家乡,迷失了方向,便摔下来;有说黄鹤受了伤,故意落在这里,祈望有人救它等等。老人闻声出楼,看了看流血的黄鹤,便钻进楼后的山林里,一会儿,他采来了一把羽毛样叶子、开盈盈白花的野草,洒抹在黄鹤的伤口上,没多久就止住了血。之后,老人精心喂养黄鹤,黄鹤也很快就康复了。又过了些时日,一天清晨,老人向众乡亲辞行后,乘着鹤飞往天上去了。乡亲们猜测,老人已经成仙,而黄鹤正是仙界派来迎接老人的。

望着远去的老人,乡亲们恋恋不舍;望着远离的乡亲们,老人也恋恋不舍。天黑以后,老人到了天上,无奈黄鹤一去不复返,老人知道再也不可能回到家乡,探望乡亲们。老人只能俯望家乡。日暮乡关何处是?老人只望见了江上烟波,而没有望见家乡与乡亲们,更增加了老人的思乡情。

虽然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但乡亲们依然怀念老人。后来,乡亲们把老人称为仙人,把老人住过的楼称为黄鹤楼,把老人乘坐的黄鹤称为仙鹤,把老人给黄鹤治病的草药称为仙鹤草

                                                              (根据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