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有医说医】糖尿病高危人群知多少?

【有医说医】糖尿病高危人群知多少?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950


  有医说医,说说健康热门话题,说说健康科普知识。本期邀请了内分泌科医生和我们“医”起说说:糖尿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善,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增加。一个“反常”的现象却悄然出现:为何“小糖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


案例回顾

   最近惠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了不少糖尿病患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年轻患者,年龄均小于40岁,有的甚至20岁。

  25岁的女孩,平时偏嗜甜食,熬夜,因为妈妈有糖尿病,所以她在家也测了一下血糖,高达31mmol/L,经过入院详细检查已经并发糖尿病性白内障

  30岁的男性患者,平时爱喝饮料、吃夜宵,最近1周口干口渴很明显,查空腹血糖18.4mmol/L,餐后28mmol/L。

  肥胖患者,身高165cm,但是体重200斤,经门诊检查已经有肝功能损伤、重度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等一系列问题,该患者血糖也是15mmol/L以上。另外,肥胖程度越重,胰岛素抵抗越明显,体内胰岛素水平越高,脂肪合成就越多,因此减肥便更加困难。

  内分泌科住院部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每天都在上演着类似的事情。


健康链接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且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

  那么如何远离糖尿病,及时预防,有以下相关病史的,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有糖尿病前期史;

  2.年龄≥40岁

  3.体重指数(BMI)≥24kg/㎡,或者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5.缺乏体力活动者

  6.有巨大儿分娩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8.有黑棘皮病者

  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10.高密度脂蛋白<0.9mmol/L或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

  11.有动脉粥样硬化硬化性心脏病(ASCVD)史

  12.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如果有以上相关高危因素要如何预防呢?以下策略可参考:

  主要内容是倡导居民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整体的糖尿病防治意识。

  具体目标为:

  (1)使超重或肥胖个体体质指数(BMI)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

  (2)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kcal,超重或肥胖者应减少500~750kcal。

  (3)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每人每天食用盐的总量不超过5g。

  (4)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至少保持在150min/周;

  (5)经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效果不佳,可考虑药物干预(具体可至内分泌专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