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学科及导师
序号
|
类型
|
学科
|
专业
|
导师
|
1
|
博导
|
中医内科学
|
心血管内科
呼吸内科
|
陈 洪
|
2
|
中医骨伤科学
|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
|
刘海全
|
1
|
硕导
|
中医内科学
|
肿瘤科
|
易良杰、邹先明
|
内分泌内科
|
林惠京、刘芳芳
|
脾胃病科
|
凌家生
|
2
|
中医骨伤学科
|
脊柱骨科
创伤骨科
关节骨科
|
徐振文、吴建华
|
3
|
中医妇科学
|
妇产科
|
何冬梅
|
4
|
针灸推拿学
|
针灸推拿
|
王国书
|
5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肺病科
|
黄桂琼
|
二、专业型博士生导师简介
中医内科学专业型博导
陈洪,男,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士,教授,中医内科专业型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老年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参与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1项,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课题4项、惠州市财政专项资金项目3项。主编著作2部,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惠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健康促进奖2项,科技成果登记4项。
工作情况:1986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广东省名中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任惠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大内科主任,现为心血管科、肺病科学术带头人,全国第七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广东省基层百名优秀中医工作者。从医近40年,潜心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对急慢性心血管病、肺病、老年病、脾胃病等的中医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习经历:1999年9月至2000年4月在广东省广州军区总医院进修重症医学,2000年4月至2000年7月在广东省广州南方医院进修呼吸内科。2015年12月拜国医大师吕景山为师。
学术兼职:曾任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博导
刘海全,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主任中医师,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
工作情况:先后于全军脊柱外科中心解放军第211医院骨科、解放军总医院、美国Rutgers大学进修、学习。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关节疾患、四肢创伤、骨质疏松症等疾患,对中西医结合防治骨关节退行性疾患、防治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主编著作2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
学习情况:1999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骨伤)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0年于佛山市中医院从事博士后在站研究工作。
学术兼职: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养对象,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经筋及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
三、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简介
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导
硕导:易良杰、邹先明、林惠京、刘芳芳、凌家生
易良杰,男,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
工作情况:先后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肿瘤科进修学习,并师从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林丽珠教授,深得真传,擅长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鼻咽癌、恶性淋巴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对化疗加中药的临床运用以及运用中药对患者手术后、放化疗后的调理和预防复发有较深的造诣。自创中药制剂通络止痹散外洗和药膏外敷治疗化疗后手足麻木与癌症栓塞引起的肢体肿胀疗效显著;自制消瘤方外敷可有效缩小肿瘤瘤体;发明固元生发膏可有效防治放化疗引起的脱发和白发;针对不接受放化疗的患者,自创“中药化疗”理念与方法,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疗效,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自创“以通为用,分经论治”方法治疗乳腺肿瘤部分达到完全缓解疗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副院长,中医肿瘤学科带头人。主持市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题4项,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学习情况:2005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学术兼职: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会和传统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理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惠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惠州市医师协会肿瘤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惠州市肿瘤防治联盟副盟主,惠州市抗癌协会副会长,惠州市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邹先明,男,副主任中医师,贵阳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医内科专业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
工作情况:2013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擅长运用中医药防治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主持省中医药管课题2项,厅级课题2项,参课题3项,参编1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荣获2021年惠州市岗位学雷锋标兵、广东省第六届南粤好医生称号、荣获第二届惠州市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学习情况:2010年毕业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2013年毕业贵阳中医学院中医临床与基础专业。于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进修、学习半年。2019年至2021师从广东省名中医廖承建教授跟师学习。
学术兼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常务委员、惠州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惠州市医师协会肿瘤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惠州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惠州市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惠州市抗癌协会头颈部学会(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兼副秘书长等。
林惠京,女,惠州市名中医,国医大师吕景山传承弟子,内三科(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情况:学科带头人,擅于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及相关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等),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肥胖症,血脂异常,妊娠糖尿病及妊娠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管理,老年病等。
学术兼职: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肥胖专业委员会委员,惠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惠州市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刘芳芳,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方向,主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诊疗。
工作情况:从事临床工作16年余,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 1项、市级科研课题1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各级期刊专业论文共14篇,任出版中文、英文著作各1部(副主编)。
学习情况:2003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方向(医学英语班),获得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2015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全国内分泌医师培训基地进修学习;并曾在中日友好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高水平医院短期学习培训。
学术兼职: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惠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惠州市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凌家生,男,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中医内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脾胃病、肝病方向。参与省级科研课题1项,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2项、惠州市科技局项目1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各级期刊专业论文共10余篇。获惠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
工作情况:从事临床工作18年,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科室规培主任,南粤好医生。能灵活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肝病,对中医脾胃病(胃痛、腹胀、腹痛、便秘、便血、腹泻等)、肝病、热证、咳嗽及不寐(失眠)治疗有独到经验。
学习经历:2003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方向,获得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5年首批广东省名中医学术继承人,2022年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陈洪教授,2022年11月拜国医大师吕景山为师。
学术兼职: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惠州市中医药学会惠州市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惠州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惠州市医师学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硕导
硕导:徐振文、吴建华
徐振文,男,惠州市中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大骨科主任,吕景山国医大师传承弟子, 省重点中医专科学科带头人,主任中任师,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届“杏林名医”,惠州市名中医,惠州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现任主委,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西医治疗骨关节疾病,脊柱疾病,创伤骨科。
工作情况: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脊柱疾病、创伤骨科领域有较深的研究及造诣。
科研课题:以项目负责人完成《膝关节三位一体检查法 体系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的推广》获得当年惠州市科技局成 果奖;以项目负责人完成《腰椎管注药和棘突间牵引配合骨 盆牵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获得惠州市科技专项奖:撰写专 业著作 2 部;以项目负责人完成《三步一法保守治疗颈椎病和腰椎病》获得惠州市科 技成果评价鉴定并获得惠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 项。
吴建华,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硕士,副主任中医师,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关节与运动医学。
工作情况:2014年毕业后工作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髋关节病专家何伟教授,师从广东省名中医、膝关节病专家曹学伟、杨伟毅教授。擅长:骨关节疾病、运动损伤、颈肩腰腿痛、四肢骨折、骨质疏松的中西医保守和微创手术治疗。
参与国自然课题1项,参与省自然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惠州市科技局课题5项,参与发表SCI1篇,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学习情况:201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学术兼职:现任惠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骨关节疾病专委会关节运动医学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基层医院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粤港澳大湾区骨科联盟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关节退变与损伤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惠州市医学会关节外科分会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医妇科学专业型硕导
何冬梅,女,主任中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妇产科疾病的中医临床研究。
工作情况:2010年7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期间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参加惠州市市委选派的第二批“人才服务团”,选派到惠州市惠阳区妇幼保健院挂职副院长,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参加惠州市选派的第二批“惠州市援黔西南州医疗队”,前往贵州省黔西南州中医院援建。广泛研读中医各家论著,擅长使用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月经病、妊娠病、产后病及妇科杂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3项,主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参与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中医优势病种突破项目2项,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学习经历:2001年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获中药制剂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获药物化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妇科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针灸推拿学专业型硕导
王国书,男,福建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主任中医师,国医大师吕景山传承弟子,针灸推拿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研究方向:针灸的临床应用研究。
工作情况:2007年7月至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期间于2014年参加了惠州市第一届对口援助新疆喀什的医疗援助工作。擅长运用“对药”、“对穴”理论,针药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指导及亚健康体质调理。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2项目、市级课题2项,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学习经历:1999年9月-2004年6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本科学习,2004年9月-2007年6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2015年12月始师承于吕景山国医大师,系统学习“吕氏对法”。
学术兼职:中国针灸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老年病专委会副主委、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惠州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委会主委。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型硕导
黄桂琼,女,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型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及相关并发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课题3项、惠州市财政专项资金项目3项。主编著作2部,发表SCI论文4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惠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健康促进奖2项,科技成果登记4项。
工作情况:2008年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现为惠州医院肺病科副主任,陈洪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全国第五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在诊疗急慢肺病如重症肺炎、脓毒症肺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症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习经历:2008年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9月晋升为主治医师,2014年11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16年12月获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先后跟随广东省名中医陈洪、刘英杰老中医学习,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肺病、老年病、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致力于经方、验方的研究及临床应用。2015年12月拜国医大师吕景山为师,研习“吕氏对法”并将其融入临床实践中,临证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学术兼职:曾任广东省传统医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女医师学会老年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中西医结合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