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惠州市中医医院 > 文章内容

【节气养生】白露凝秋凉意显,润燥养阴正当时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6    更新时间:2025/9/7    责任编辑:惠州市中医医院 ]


白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此时,暑气消散,凉风渐起,白昼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迅速下降,昼夜温差显著增大,清晨的露水凝结成晶莹剔透的水滴,附在草叶或花瓣上,呈现出洁白无瑕的景象,宛如大地披上一层薄纱,故称“白露”。此时也标志着仲秋时节的正式开始,自然界万物由蓬勃“生长”逐步转向“收敛”与“收藏”,人体亦需顺应天时,调和阴阳,养生上要更加注重保暖和润燥。


白露节气的养生方法


一、起居调摄

早睡早起、午休解秋乏:白露后自然界阳气收敛,人体需顺应“秋收”之势,早睡以敛肺气,早起以舒阳气。建议晚10点前入睡养肝血,晨6点起床舒展肺气,午间午休30分钟缓解秋乏,但避免时间过长影响夜间睡眠。

防寒保暖、少露身:昼夜温差大,需适时增添衣物,尤其注意腰腹、肩颈背、脚踝等部位。夜间盖薄被,空调温度≥26℃且避免直吹冷风。撤凉席,换一床薄厚适宜的被子,穿长袖衣裤,重点保护腹部与脚部,体弱、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更需避免受凉。

通风保湿、防秋燥:建议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保持空气清新。维持室内湿度,可摆放绿萝等绿植或使用加湿器,可缓解呼吸道刺激。若干燥,可放清水盆自然增湿。


二、饮食养生

清热润燥:梨、银耳、百合、蜂蜜、藕、枇杷、乌梅、牛奶、甘蔗、柚子、西红柿等,推荐“百合川贝炖雪梨”“银耳莲子羹”“鲜藕白蜜汁”。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藕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蜂蜜润肠通便,适合口干咽燥、干咳少痰者。

健脾益气:山药、莲子、大枣、糯米、龙眼、薏米、红枣、荞麦、芡实等,推荐“山药莲子百合粥”“大枣乌梅汤”“红枣桂圆汤”,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提升气血。

养阴生津:枸杞、沙参、玉竹、麦冬、杏仁、橄榄、石斛、海底椰等,推荐“海底椰乌鸡汤”“杏仁酪”“沙参玉竹汤”,适合阴虚内热、秋燥上火、久咳体弱者使用。


三、运动养生

运动需因人而异:老年人宜散步、慢跑、自我按摩;中青年可跑步、爬山、游泳;儿童可练五禽戏增强肺活量。同时结合“静功”,如深呼吸、冥想或唱歌,腹式呼吸可减轻肺部压力,振奋精神。传统功法如八段锦(调理脾胃)、五禽戏(鹿戏强腰肾、通督脉)亦为佳选,每日5-10分钟即可。


四、情志调养

白露时节,秋燥渐深,易引发情绪波动,需避免焦躁悲秋,可按摩太冲穴缓解抑郁,改善心情。古人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此时应克制肝气升发,舒展肺气,保持情绪稳定,不悲不忧。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和气血,消除疲劳,常笑可扩展胸肌、增大肺活量,建议多欢笑以养生。此外,秋主收藏,情绪宜内敛而不郁结,培养良好习惯调节脾气,注重“气和”,减少忧虑暴怒,如可通过户外散步、冥想或聆听轻音乐舒缓心神,结合饮食、起居调养,抵御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


惠州市中医医院 治未病中心


治未病中心为广东省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单位。科室秉承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理论,重点突出传统中医特色,结合西医之长,崇尚自然绿色疗法,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预防理念,以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为核心目标,是一个集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干预和健康促进为一体的综合型科室,针对中医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其他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开展中医特色保健与治疗。另外通过健康教育、养生知识普及等方式,传播中医文化,提高民众的健康素养,促进全民健康。目前科室诊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中医体质辨识:通过经络检测仪、红外热成像技术、人体成分分析等现代中医体检设备,对患者的体质进行辨识,从而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潜在疾病风险。


健康评估:根据患者的体质辨识结果、病史、症状等,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及风险因素。


健康指导: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健康干预:针对患者的需求,制定合适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如:中药调养、四季膏方、中草药外敷、针灸、拔罐、刮痧等,以预防、调理和治疗疾病。


季节性预防调理:如三伏贴、三九贴等中医特色疗法,针对季节性疾病进行预防和调治。


中医特色制剂:如膏方、药膳、药茶等,便于患者在日常生活饮用或食用,达到预防和调理疾病的目的。


健康促进:通过健康宣传教育、养生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提高患者对健康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 上一篇文章: 【节气养生】收藏备用!白露节气值得按摩的10个保健穴位清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05-2025 www.hzszy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惠州市中医医院.公益

    东院区地址:广东省惠州市大湖溪东江新城东升一路 西院区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下角菱湖三路一号

    急救电话:0752-2189120,2756120 夜间值班电话:0752-2756933

    工信部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08014486号-5 技术支持:新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