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惠州市中医医院 > 文章内容

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1    更新时间:2025/10/15    责任编辑:惠州市中医医院 ]


 

(一)导师分布一览表

序号

类型

学科

导师

1

博导

中医内科学

 

2

中医骨伤科学

刘海全

1

硕导

中医内科学

 洪、易良杰、林惠京、

刘芳芳、凌家生、邹先明、尹  晟、邓素萍、刘艺芬、

袁维蔚、郭春茂、孙  艳、曾志威

2

中医骨伤学科

刘海全、伍泽鑫、谭志宏、徐振文、吴建华

3

中医妇科学

何冬梅

4

针灸推拿学

王国书

5

中西医结合临

黄桂琼、丁冬梅

6

 

中药学

 

7

 

公共管理

陈玲玲

 

(二)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导

 

陈洪男,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士,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老年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课题4项、惠州市财政专项资金项目3项、参与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1项,主编著作2部,发表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惠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健康促进奖2项、科技成果登记4项。

工作情况:1986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广东省名中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任惠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大内科主任,现为心血管科、肺病科学术带头人,全国第七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广东省基层百名优秀中医工作者。从医近40年,潜心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对急慢性心血管病、肺病、老年病、脾胃病等的中医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习经历1999年9月至2000年4月在广东省广州军区总医院进修重症医学,2000年4月至2000年7月在广东省广州南方医院进修呼吸内科。2015年12月拜国医大师吕景山为师。

学术兼职:曾任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委。现任惠州市医学会会长。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博导

 

刘海全,男,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主任中医师,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

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主编著作2部,在国内外各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

工作情况:先后于全军脊柱外科中心解放军第211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美国Rutgers大学进修、学习。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关节疾患、四肢创伤、骨质疏松症等疾患,对中西医结合防治骨关节退行性疾患、防治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研究。

学习情况:1999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骨伤)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0年于佛山市中医院从事博士后在站研究工作。

学术兼职: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

 

 

(三)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导

硕导:陈洪、易良杰、林惠京、刘芳芳、凌家生、邹先明、尹晟、邓素萍、刘艺芬、袁维蔚、郭春茂、孙艳、曾志威

 

 洪,详见博导简介。

 

易良杰,男,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中医肿瘤学科带头人。

研究方向: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

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工作情况:先后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肿瘤科进修学习,并师从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林丽珠教授,深得真传,擅长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鼻咽癌、恶性淋巴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对化疗加中药的临床运用以及运用中药对患者手术后、放化疗后的调理和预防复发有较深的造诣。自创中药制剂通络止痹散外洗和药膏外敷治疗化疗后手足麻木与癌症栓塞引起的肢体肿胀疗效显著;自制消瘤方外敷可有效缩小肿瘤瘤体;研发固元生发膏可有效防治放化疗引起的脱发和白发;针对不接受放化疗的患者,自创“中药化疗”理念与方法,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疗效,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学习情况2005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学术兼职: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等。

 

 

林惠京,女,惠州市名中医,国医大师吕景山传承弟子,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

工作情况:擅于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及相关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等),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肥胖症、血脂异常、妊娠糖尿病及妊娠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管理,以及老年病等。

学术兼职: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肥胖专业委员会委员,惠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惠州市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刘芳芳,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硕士研究生,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方向,主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诊疗。

工作情况:从事临床工作16年余,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 1项、市级科研课题1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各级期刊专业论文共14篇,任出版中文、英文著作各1部(副主编)。

学习情况:2004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方向(医学英语班),获得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2015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全国内分泌医师培训基地进修学习;并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高水平医院短期学习培训。

学术兼职: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惠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秘书、惠州市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凌家生,男,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脾胃病、肝病方向。

参与省级科研课题1项,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2项、惠州市科技局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各级期刊专业论文10余篇,获惠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

工作情况:从事临床工作18年,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规培主任,南粤好医生。能灵活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肝病,对中医脾胃病(胃痛、腹胀、腹痛、便秘、便血、腹泻等)、肝病、热证、咳嗽及不寐(失眠)治疗有独到经验。

学习经历:2004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方向,获得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5年首批广东省名中医学术继承人,2022年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陈洪教授,2022年11月拜国医大师吕景山为师。

学术兼职: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惠州市中医药学会惠州市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惠州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惠州市医师学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邹先明,男,副主任中医师,贵阳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

主持省中医药局课题2项,厅级课题2项,参课题多项,参编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荣获2021年惠州市岗位学雷锋标兵、广东省第六届南粤好医生称号、荣获第二届惠州市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工作情况2013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擅长运用中医药防治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

学习情况2010年毕业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2013年毕业贵阳中医学院中医临床与基础专业。于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进修、学习半年。2019年至2021师从广东省名中医廖承建教授跟师学习。

学术兼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常务委员、惠州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惠州市医师协会肿瘤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惠州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惠州市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惠州市抗癌协会头颈部学会(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等。

尹晟,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硕士,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荣获2021年度惠阳医师奖称号。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中医睡眠医学临床研究。

参与省级科研课题1项,主持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惠州市科技局课题2项,主编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工作情况:从事临床工作29年,擅长诊疗失眠、头痛、眩晕、痴呆、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周围神经疾病、自主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内科疾病。尤其擅长中医药结合非药物技术治疗各种失眠及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的戒断治疗。

学习情况:大学本科阶段于1992.09--1997.06期间,在贵阳中医学院中西医专业学习;硕士研究生阶段于2005.09--2008.06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专业(第二临床医学院脑病中心)学习。

学术兼职:兼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痛风管理与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脑健康分会常务委员。

 

邓素萍,女,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胃肠疾病、睡眠障碍、脑卒中、脊髓损伤、颈椎腰腿痛、肺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参与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主持市科技局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内各级期刊专业论文5篇,以副主编出版著作1部。论文《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获得惠州市第十五届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科普作品《梦境大爆炸,科学调理告别夜场电影》获2025年广东省健康科普作品三等奖。

工作情况:从事临床工作14年,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擅长胃肠疾病(腹痛、泄泻、痞满、呕吐、便秘)和失眠、咳嗽、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常见疾病的中药调理。

学习经历:2009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师从湖南省名中医王小娟教授、广东省名中医王丽教授。2015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经方。2022年在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修吞咽障碍康复。

学术兼职: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康复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艺芬,女,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士,主任中医师,副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第五届南粤好医生称号。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方向,主攻内分泌代谢病的中西医防治。

参与省级科研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5项、惠州市科技局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工作情况:从事临床工作19年余,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血脂异常、肥胖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及健康教育与管理。

学习情况:200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5年-2016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进修学习;曾在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广东省中医院等高水平医院短期学习培训。师从广东省名中医范冠杰教授。

学术兼职: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理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糖尿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糖尿病专委会、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病防治专委会、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糖尿病专委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甲状腺疾病防治专委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袁维蔚,男,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呼吸内科、急诊方向。

工作情况:工作有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急诊科,擅长中西结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肺结节、急慢性咽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寒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擅长运用中医中药以及中医适宜技术调理稳定期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熟练掌握呼吸支气管镜相关技术。

学习经历:毕业于广州中医大学中医学七年制,陈洪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传承弟子,曾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支气管镜。

学术兼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

 

 

郭春茂,男,中西医结合医学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脑血管病、认知障碍等脑病方向。

工作情况:在临床一线从事中医脑病工作15年余,曾在北医三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等脑病。

学习经历:曾在河南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学习。

学术兼职: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惠州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孙艳,女,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药针灸结合防治恶性肿瘤。

主持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厅级课题2项、参与课题3项,参编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工作情况2010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擅长运用中药结合颊针防治乳腺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肺癌等;擅长调气分层穴位埋线治疗,将传统经络理论与现代解剖学深度融合,为慢性病及肿瘤疾病提供支持治疗。

学习情况:2007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201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2014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进修,2019年师从广东省名中医廖承建教授,跟随其学习至今。

学术兼职:惠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惠州市中医药学会专业委员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兼秘书、惠州市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委会常委、惠州市医学会肿瘤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等。

 

 

曾志威,男,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获惠州市岗位学雷锋标兵,2021年获惠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惠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风湿病。

主持厅局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参编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工作情况:2013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擅长运用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疾病,如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皮肌炎等。同时,对中医治疗呼吸、心脑血管及消化系统等疾病也有丰富经验。

学习经历:201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进修学习。2024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致力于中医经方的研究、临床和教学,先后跟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英杰教授、陈洪教授学习,对常见病、疑难病的中医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有较扎实的中医临证能力。

学术兼职: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与关节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社区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痛风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硕导

硕导刘海全、伍泽鑫、谭志宏、徐振文、吴建华

 

刘海全,详见博导简介。

 

伍泽鑫,男,骨伤科主任中医师,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一届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现任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擅长脊椎疾病、关节疾病、骨质疏松等中老年疼痛性骨病的预防、治疗。

学习情况: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系,曾在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脊柱外科技术、解放军401医院进修显微手外科技术、广东省中医院骨关节科进修学习关节置换技术等。

学术兼职: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关节退变与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惠州市医学会骨外科分会前任副主委,惠州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

 

 

谭志宏,男,主任中医师,惠州市名中医,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脊柱、关节、骨创伤、骨质疏松、软组织疼痛等疾病。

主持省级课题4项,参与省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工作情况:毕业后先后于佛山顺德中西医结合医院(顺德中医院)、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原惠州市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擅长使用中医辨证施治之“骨筋肉并重”“肌骨同治”等非遗传统绿色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病、创伤骨折、软组织疼痛及骨质疏松等疾病;并结合现代医学之新技术新方法使用介入、微创、手术等阶梯治疗及个性化方案获得了较好疗效,具有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经验。

学习情况:1989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学术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特色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委、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脊柱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及相关疾病分会副会长、疼痛康复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及惠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广东省医师行业协会骨科分会常委;惠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惠州市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委、风湿学分会常委。

 

 

徐振文,男,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大骨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吕景山,是广东省重点中医专科学术及学科带头人,获评广州中医药大学“杏林名医”、惠州市名中医及“惠州好人”称号。

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脊柱疾病与创伤骨科,具备深厚学术造诣。首创“三步一法”阶梯疗法治疗颈椎病与腰椎病,深耕该领域30年,形成独特学术体系。

科研成果丰硕,主持完成多项课题并获奖,包括《膝关节三位一体检查法体系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的推广》(惠州市科技局成果奖)、《腰椎管注药和棘突间牵引配合骨盆牵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惠州市科技专项奖)、《三步一法保守治疗颈椎病和腰椎病》(惠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5年主持课题《从linc01152/miR-140/RANKL作为ceRNA网络调控软骨下骨重塑探讨藤黄健骨胶囊干预OA的作用机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院联合科技创新基金立项资助。另撰写专业著作2部。

兼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足踝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脊柱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委、惠州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吴建华,男,副主任中医师,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硕士,骨伤科一区负责人。

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髋关节病专家何伟教授,师从广东省名中医、膝关节病专家曹学伟、杨伟毅教授。擅长:各类关节疾病和运动损伤的预防及诊治,尤其擅长保守治疗、关节置换和关节镜微创手术技术。

近年来参与国自然课题1项,参与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课题2项,承担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惠州市科技局课题5项,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荣获惠州市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兼任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骨伤临床与康复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惠州市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惠州市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惠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医妇科学,专业型硕导

何冬梅,女,主任中医师,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妇产科疾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

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3项,主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参与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中医优势病种突破项目2项,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工作情况:2010年7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广泛研读中医各家论著,擅长使用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月经病、妊娠病、产后病及妇科杂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习经历:2010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师从国家级名中医尤昭玲教授,获中医妇科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针灸推拿学,专业型硕导

 

王国书,男,福建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主任中医师,国医大师吕景山传承弟子,针灸推拿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研究方向:针灸的临床应用研究。

主持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院联合科技创新基金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3项目、市级课题2项,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专科著作2部,参与编写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规范操作标准1项。

工作情况:2007年7月至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期间于2014年参加惠州市第一届对口援助新疆喀什的医疗援助工作。擅长运用“对药”、“对穴”理论,针药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指导及亚健康体质调理。

学习经历:1999年9月-2004年6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本科学习,2004年9月-2007年6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2015年12月始师承于吕景山国医大师,系统学习“吕氏对法”。

学术兼职:中国针灸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老年病专委会副主委、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惠州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委会主委。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型硕导

 

黄桂琼,女,主任中医师,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及相关并发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课题3项、惠州市财政专项资金项目3项。主编著作2部,发表SCI论文5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惠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健康促进奖2项,科技成果登记4项。

工作情况:2008年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现任惠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学科带头人,陈洪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全国第五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在诊疗急慢性肺病如重症肺炎、脓毒症肺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症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习经历:2008年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9月晋升为主治医师,2014年11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16年12月获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先后跟随广东省名中医陈洪、刘英杰老中医学习,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肺病、老年病、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致力于经方、验方的研究及临床应用。2015年12月拜国医大师吕景山为师,研习“吕氏对法”并将其融入临床实践中,临证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学术兼职:曾任广东省传统医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女医师学会老年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中西医结合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丁冬梅,女,副主任医师,南通大学医学院眼科硕士研究生,现任惠州市中医医院眼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南粤好医生。

研究方向:白内障、屈光、眼底病等。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被SCI收录论文6篇,参加编写专著1部。第一发明人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6项。主持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2项。

工作情况:擅长各种屈光手术、熟练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视网膜玻璃体切除术、青光眼小梁切除等手术,对眼科复杂眼病诊治有多年临床经验。

学习经历:1999年毕业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眼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5年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外伤组委员、广东省眼健康协会屈光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眼健康协会委员、惠州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药学(不区分研究方向),专业型硕导

顾卫,女,主任中药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医院中药制剂研发方向。主持省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参与市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多篇。

工作情况:先后就职于北京市天坛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曾任惠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门诊部主任、人事科科长(兼党办主任),现任惠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主任。擅长医院中药制剂研发及医院药学管理。

学习经历:1992年至1994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系中药专业学习,获得学士学位。

学术兼职: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学会互联网药学服务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惠州市药学会副会长、惠州市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惠州市中医类别医院管理评价质控中心副主任等。

 

公共管理,专业型硕导

陈玲玲,女,卫生管理研究专业副研究员,主管护理师,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科研教育部副主任。曾荣获“惠州市优秀护士”、“惠州市最美爱心天使”、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教育优秀管理工作者”等称号。

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从事中医医院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行政管理工作。主持省级教学改革课题1项、市级管理类课题1项,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工作情况:2008年在惠州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历经多岗位锻炼,2020年4月至2020年6月曾在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修科研教学工作管理。

学术兼职: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监事、惠州市临床研究质控专家库专家。

 


  • 上一篇文章: 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2026年接收推免生工作实施细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05-2025 www.hzszy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惠州市中医医院.公益

    东院区地址:广东省惠州市大湖溪东江新城东升一路 西院区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下角菱湖三路一号

    急救电话:0752-2189120,2756120 夜间值班电话:0752-2756933

    工信部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08014486号-5 技术支持:新锐网络